再遇大唐之回憶與汽輪機的初次相逢
11月下旬跟隨師父出差去大唐國際寧德發電有限公司做T7456給水泵汽輪機檢修后回裝的技術支持工作,一進入用戶廠區,看著大唐發電熟悉的標志,我不禁回憶起了一樁往事------與汽輪機的初次相逢。大學專業學的是熱動,全稱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因為乍聽起來有點高大上,外行人一般聽不懂這個專業是干什么的,于是學這個專業的前輩們就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叫“燒鍋爐的人”,現在你上百度搜索燒鍋爐專業,就會看到能源與動力工程的介紹。因為培養方向是鍋爐—汽機方向,所以我們實習去的大多是火力發電廠。第一次見到汽輪機就是在大唐西安熱電廠的培訓基地,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幾臺作為展覽的建國初期最早的一批汽輪發電機組, 從1954年蘇聯援助,到60年代“自力更生”自主生產,1968年“反帝反修”方針下東德進口的機組。這是我國早期汽輪機行業的成長史,也是早期工業發展的一個歷史縮影。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汽輪機主要靠“老大哥”援助,基本無自主研發制造的的能力,直到60年代時中蘇關系惡化,我國實施“自力更生”方針,開始了工業上的自主研發制造。后來來到杭汽,在始業教育中了解到我們杭汽輪也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制造了第一臺沖動式汽輪機,這也是另一段傳奇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詳細了解一下“茅草屋里飛出的金鳳凰”?;貞浧鹋c汽輪機的第一次相逢,四年過去了,如今我已離開了校園,成了杭汽輪的一名基層技術人員,曾經去實習培訓的對象現如今已成了我前去提供技術支持的用戶。這要感謝杭汽輪這個平臺,在這里我遇到了公司完善的新員工培養制度,能夠容納小錯誤的領導,和充當引路人循循善誘的師傅。對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將加強學習實踐,盡快成長!2020年11月30日文稿/供圖:徐超